蒋场镇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蒋场镇紧紧围绕“跨越赶超、争先进位、建成示范”总要求,以稳中求进、争先进位为总基调,紧盯五项重点工作,持续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各项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一、全力以赴保存量、稳增量,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经济指标基本完成。元至12月,预计完成税收450万元;规上工业企业1家,完成产值1528万元,同比增长23.5%;固投完成3.54亿元,超额完成任务。用好用活支持工业倍增“七条意见”,帮助规上企业鑫熊泵阀兑现享受用电补贴和贷款贴息共计3.07万元,精准享受政策红利;协调市金融部门为锦荣制衣提供100万元贷款。
招商引资狠抓突破。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全民工程”不动摇,把招大商、招好商、招优质商、招真商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主要领导赴北京、广东、江苏等地考察5次,新签约项目2个,分别是卓昱服饰和颐丰农业,新开工项目1个,竣工项目1个。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大力推进武天高速项目,专班持续深入到项目利益关联群众中,有效化解土地征收补偿、房屋拆迁、纠纷调解等方面的矛盾纠纷20余起,助力武天高速天门西段项目建设持续提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总投资3559万元对1.5万亩农田进行集中整治,平整改良土地110亩,清理沟渠27条,修建生态护坡2.5千米,新建水闸一座,修建生产路4.5千米,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二、全心全意补短板、强保障,民生事业成效显著
民生实事做优做实。按照“小切口”推动“大治理”原则,镇党委以做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全年下沉走访48次,收集解决问题20个。持续推动“为民服务办好十件实事”实践活动,各村(居)党组织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在沟渠清理、环境美化绿化、基础设施完善等工作中,组织党员群众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全镇年初梳理制定的180件“十件实事”清单已基本完成。
民生政策及时兑现。积极开展敲门行动,针对子女要结婚、小孩要升学、返乡就业、符合生育政策的重点人群逐一上门走访面对面宣传就地城镇化、鼓励生育政策。目前我镇有64人领取鼓励生育奖励,共计领取32.65万元,51人申领认购券,统计有生育意愿的人数共264人;填报农业转移人口购房需求摸底审核表367张,认购券发放110张,购买商品住房109套。
民生保障彰显温度。全面做好社会救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临时救助等政策,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兜牢社会保障底线,为55人申请临时救助,发放资金9.6万元;新增残疾人生活补贴24人,护理补贴14人;全镇实施适老化改造25户,重度残疾人无障碍改造3户。全年共组织521名妇女参加两癌筛查,救助3名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两癌”患病妇女,救助资金达3万元。
三、坚定不移守底线、提作风,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高质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共资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253人次。做好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工作,资助1322名脱贫户、“监测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确保参保率达到100%。持续开展全镇范围内住房安全大排查,完成4户脱贫户、低保户危房改造。为33名脱贫户、监测对象申报直接从事特色种植养殖奖励。今年开工的12个衔接资金项目均已完成验收,共计投入资金222.07万元。
高频次推进共同缔造。全镇9个试点村共筹资58.6万元,为村民安装路灯45盏,新建通组路1370米,扩宽道路3740米,清理沟渠3140米,拆除废弃房屋24栋,清理乱搭乱建36处。在9个试点村开展积分制兑换活动,活动累计兑换积分2.4万分,兑换物品价值约1.2万元。
高标准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引进蓝采园、好年年等一批蔬菜加工、销售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0家,全镇共流转土地1.76万亩,入账居间服务费123.4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97.95万元,实现全镇18个村(居)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目标。
四、坚持不懈压责任、守底线,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全面巩固平安建设成果。强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全年共收到12345热线转办群众诉求256件,均已办结;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84件,矛盾纠纷化解率97.5%;接待群众来访43批56人次;办理网上信访44件,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达100%。我镇《小板凳上的“大民生”》在平安湖北“三微”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巧用“五步工作法”把群众烦心事化解在“家门口”》被收入全市优秀实事项目汇编。
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坚持“三管三必须”原则,对各行业领域开展常态化拉网式隐患排查和整改,定期进行隐患整改“回头看”,今年共排查各行业领域场所300余家,发现并整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150余处。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各类活动5次,有效提高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消除安全隐患意识。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围绕农村“三资管理”、农村福利院经营管理、学校膳食经营管理等专项整治,紧盯农村“三资”坐收坐支、资源发包合同不规范、承包期限长、私自占用村集体资产资源等疑难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监督整改。全年立案12件,其中公检法移送4件,自办“群腐”案件8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人,党内警告处分7人,开除党籍2人,政务警告1人,政务撤职1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