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圣陆羽 / 茶文化

筑梦春天 奔向未来——中国天门市陆羽研究会换届了

发布时间:2025-03-17 20:21 来源:文学泉

逐梦春天里,万物竞芳菲。3月15日,天门市陆羽研究会换届举行大会。

新一届天门市陆羽研究会会长由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徐耀武担任,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陶书治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原任副会长鲁鸣皋、张福祥、周世平、肖新国、裴治国、张芬、涂新法继续留任。

上届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向克林向大会报告了陆羽研究会过去六年所做的工作。市社科联副主席田启红代表社科联就换届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天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天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翠荣到会祝贺并发表讲话。

王翠荣说,今天,我们共同见证了天门市陆羽研究会顺利完成换届选举,这是我市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我谨代表天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向新当选的会长、副会长、各位班子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致力于陆羽文化研究、传承与推广的专家学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她说,陆羽先生是中华茶文化的集大成者,其精神品格和学术成就深深根植于天门这片沃土。天门市陆羽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在历任会长及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陆羽文化的研究、传承、弘扬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近几年复制《茶经》全套器具、还原唐代煎茶法、系统研究陆羽生平、创制天门茶,举办茶文化节,为擦亮天门“茶圣故里”文化名片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研究会的责任担当和学术影响力。

王翠荣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强调“要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市委、市政府也明确提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用好石家河文化、陆羽茶文化、状元文化、侨乡文化四张文化名片,打造全省文旅融合体验基地。新的一届研究会承载着新的使命和希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希望天门市陆羽研究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深耕学术、擦亮品牌,创新传播、服务社会,开放协作、凝聚合力,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天门市作协主席杨运灿发表祝词。新任会长徐耀武、荣誉会长萧孔斌发表了讲话。

徐耀武表示,陆羽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是有目共睹的。陆羽的遗产,博大精深,为我们展示了广阔的舞台。陆羽老祖宗给天门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这是我们应该十分珍视并认真对待的。面对新时代如何开创工作新局面,作为新当选的会长感到压力很大。新一届陆羽研究会领导班子将坚持既有的正确办会宗旨,坚持陆羽精行俭德、茶和天下的茶道精神,要在学术研究上取得新进展,在茶文化普及推广上迈出新步伐,在茶文旅、茶产业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在领导班子建设、会员整合发展上体现新风貌,要在新的起点上团结奋进,再创佳绩,为天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会议认为,过去六年间,天门市陆羽研究会努力挖掘陆羽文化,用心整理陆羽故事,传承弘扬陆羽精神,在陆羽、茶经、茶文化研究及茶文化“五进”、茶产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一届陆羽研究会要继续以严谨的治学精神,深入挖掘陆羽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时代价值,深入钻研陆羽文化的内涵,加强《茶经》研究与茶文化旅游、茶产业发展的结合,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学术成果,巩固天门在陆羽文化研究领域的地位。同时,发挥智库作用,为天门茶产业升级、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会议希望,研究会全体会员加大社科普及力度、拓宽社科普及受众,让更多的天门市民以及国内外热爱茶文化的人们了解和感受陆羽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创新陆羽文化传播方式,积极探索新媒体传播、文旅融合等新路径,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开发文创产品、建设研学基地等形式,让陆羽文化“活起来”“走出去”。

会议要求,陆羽研究会的会员们要以更开放的姿态,续写陆羽文化的新篇章。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外部力量的合作,让天门成为陆羽研究的高地,加强与国内外茶产业组织、茶文化组织的合作,让天门成为世界茶文化的会客厅,实现陆羽文化与茶产业的良性互动,切实践行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

会议号召,陆羽研究会全体会员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继往开来、守正创新,为弘扬中华茶文化、赋能天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以陆学研究为平台 助力擦亮天门文化名片

——天门市陆羽研究会过去六年的15个亮点

每年都在谷雨节前后,组织开展全民饮茶日活动。影响最大、效果最好的全民饮茶日活动是2021年发起,与佛子山镇联手在佛子山举办的天门首届采茶节暨天门全民饮茶日活动。采茶节、全民饮茶日活动持续一周,参与互动、围观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佛子山镇通过节会的催化,实现了茶旅融合从零到一的历史性跨越。现在,每年到佛子山茶园、陆子读书处打卡的游客都在万人以上,去年军创合作社的茶叶采摘、制作体验园一次性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近百人。

以“五进”为切入点,大力开展茶文化、茶知识的宣讲。到2024年底,陆羽研究会先后在天门职院、陆羽小学、皂市中心小学等23个院校建立了研学共建教学基地,在鸿渐、雁叫等8个城区社区,在干驿、石家河等9个乡镇建立了“五进”联系点。研究会驻会的萧孔斌、范齐家、童正祥、鲁鸣皋、周治平、裴治国、张福祥、肖新国等先后受邀到学校、社区宣传茶文化、茶知识130余场,为市人大、市政协等单位的机关干部和市委党校、市老年大学的学员作专场讲座40余场,赢得了广泛赞誉。鲁鸣皋同志被评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范齐家同志被评为全市“十佳发光发热老党员”。

以专家团队为核心,为天门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名誉会长萧孔斌同志持续多年跟进,向市政府提出《关于推动陆羽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书记、市长专门过问。范齐家、童正祥、周治平等同志就“三眼井”、“陆羽学堂”、“茶廉文化主题公园建设”等方面的建议,有关部门全部采纳。六年多来,先后有14位同志的68条建议被有关部门和乡镇采纳,获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举办主题为“相聚陆羽故里,共探茶旅之路”的金秋茶会。湖北省社科院、湖北省社科院楚文化研究所、武汉市政协、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社科联、武汉炎黄文化研究会、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市旅游学校、及我市市委宣传部、市茶产办、市文旅局、市博物馆的领导、专家学者共100多人出席了茶话会。省直部门、武汉市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就天门如何发展茶文化旅游业等问题,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市找准发展茶文化旅游的突破口,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注茶企,文化赋能,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我们这些年来的有益探索。利用天门茶文化交流平台,借专家学者到天门交流的机会,先后五次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以及杭州、湖州和省内的专家、教授到佛子山、皂市、九真实地调研,面对面帮助茶企解决土壤改良、新品培育、茶树管理、茶叶采摘、制作等问题,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驻会的周治平、鲁鸣皋、童正祥同志连续多年,全力帮助军创合作社成功推出了天门自己的茶叶品牌,季儿茶、竟陵红、陆子饼先后在武汉、宜昌等全国性茶业博览会上获得大奖,终结了天门不产茶、没有茶叶品牌的历史。2024年,陆羽研究会牵头,与有关单位共同完成了陆子煎茶法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并申报成功。

圆满完成了《荆楚风华·天门传》的撰写任务。该书共36万字,从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光彩夺目的文化之城,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之城,享誉海外的华侨之城、水乡园林宜居之城、勇立潮头的奋进之城这六条主线,向读者呈现了天门的辉煌历史和骄人的过去。已由“一带一路”、万水千山丛书编委会出版发行。肖敏市长亲自在北京出席了首发式。

《陆羽年谱》获得了湖北省社会科学普及读物的冠名权。《陆羽年谱》由裴治国同志独立完成,历经六年。该书共40多万字,详实诠释了陆羽的人生轨迹,为人们研究陆羽提供宝贵史料。裴治国同志因此得到了省社科联2万元的现金奖励。

童正祥先生的文集《陆羽与茶经》入选荆楚文库。2024年4月,该书已由荆楚文库编撰出版委员会、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一次共收录童老先生的研究性文稿18篇。上述论文入选,彰显了天门在茶文化研究成果上的含金量。

《陆子茶经通俗读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被作为我市中小学校学生指定读本,市教育局多次再版;省委组织部两次大量调用,发全省组工干部学习。

顾问范齐家老先生编写《茶圣陆羽三字经》。经多次修改,自掏腰包于2024年底印发,作为茶文化的宣传读本,供市民和中小学生阅读、传唱。范齐家老先生自费编印的《从五千年辉煌中走来》一书,经市委宣传部批准向广大市民免费赠阅。

组织参加“惊蛰祭茶全球联动”活动。2024年3月4日,肖兴国同志作为陆羽研究会“惊蛰祭茶全球联动”发起人与浙江大学王岳飞教授、紫笋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郑福年一起,在湖州长兴举办了“喊山采茶”活动,喊山采茶作为“惊蛰祭茶全球联动”活动的重要节点,开启了全球茶人采茶、制茶、饮茶热潮。

比利时茶人到访天门。2024年4月7日,比利时中华茶文化协会会长萧美兰夫妇在荆门茶艺协会会长张鸿雁陪同下访问天门,与荆州、天门两地茶人进行交流。她说:这次来到陆羽故里学习,收获很大。茶与茶文化源于中国,湖北有神农、有陆羽……神农虽然也被称为“茶神”,但真正有形体、有生命、有历史痕迹的是茶圣陆羽。我们只有不断地学到更多的茶文化知识,才能在国外把陆羽的故事讲得更好。

举办“缅怀先贤、传递薪火”茶文化传承与创新研学讲座。2024年10月12日,陆羽研究会、市茶行业协会、武汉老年大学在天门职院共同举办了研学讲座,来自武汉、天门的茶人、茶爱好者、学院师生共500人参加讲座。

以集刊编辑为契机,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共编发《陆羽研究集刊》5期,共采用刊发陆羽研究类论文26篇,茶经研究类论文32篇,茶文化研究类论文74篇,这些论文来自浙江、福建、安徽、上海、北京等20多个省市,在这些作者当中有大专院校的教授、学生,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有知名的茶人和茶文化爱好者。文章的含金量和影响力明显增强。肖孔斌、童正祥、鲁鸣皋、张福祥、裴治国、肖兴国等同志分别在国家、省市报刊及互联网等媒体上发表论文和文学作品68篇。

复制24器真实还原理论研究成果。2019年,在童正祥同志的配合下,周治平同志历经18个月,圆满完成了24器的复制;2022年,受上级主管部门的委托,市社科联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到天门,专门对我们还原复制的陆羽茶具24器进行了社会科学成果鉴定评审,并获得全票通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
附件: